煙氣脫硫除塵設備的布局
煙氣脫硫除塵設備的布局需綜合考慮工藝流程、空間利用、維護便捷性及環(huán)保要求。
1. 總體布局原則
-
流程連貫性:按“煙氣入口→除塵→脫硫→凈煙氣排放”順序布置,避免迂回。
-
空間優(yōu)化:緊湊設計以減少占地,但需預留檢修通道(一般≥1.5m)和操作空間。
-
風向考慮:設備布置于主導風向下風向,減少對廠區(qū)環(huán)境影響。
2. 核心設備布局要點
(1)除塵設備(如電除塵器、布袋除塵器)
-
位置:緊靠鍋爐或窯爐煙氣出口,高溫段優(yōu)先選擇電除塵(耐高溫)。
-
灰斗空間:下方預留足夠高度(≥3m)用于灰斗及輸灰系統(tǒng)(如螺旋輸送機、氣力輸送)。
-
旁路設置:必要時設旁路煙道,確保故障時系統(tǒng)不停機。
(2)脫硫設備(如濕法脫硫塔、半干法反應器)
-
濕法脫硫塔布局:
-
塔體位置:除塵器后,入口煙道設導流板確保氣流分布均勻。
-
循環(huán)泵房:靠近吸收塔,管道盡量短直以減少壓損。
-
氧化風機:就近布置,提供強制氧化空氣。
-
-
半干法(如噴霧干燥塔):
-
反應器與除塵器聯(lián)動:通常與布袋除塵器集成,需保證反應器出口溫度均勻。
-
(3)輔助設施
-
漿液制備區(qū):濕法脫硫需靠近脫硫塔,設攪拌罐、石灰石粉倉(防潮設計)。
-
廢水處理系統(tǒng):濕法脫硫配套中和、沉淀池,宜位于脫硫區(qū)下游。
-
煙囪/煙道:
-
凈煙道設置防腐內(nèi)襯(如玻璃鋼),煙囪高度符合排放標準。
-
濕煙囪需設冷凝液收集裝置。
-
3. 管道與煙道設計
-
走向:優(yōu)先采用直管段,彎頭曲率半徑≥1.5倍管徑以減少阻力。
-
坡度:水平煙道設排水坡度(≥2%),低點設疏水閥。
-
膨脹節(jié):高溫段設置補償器,吸收熱膨脹應力。
4. 安全與環(huán)保細節(jié)
-
防腐措施:脫硫濕區(qū)(如塔內(nèi)、漿液管道)采用玻璃鱗片襯里或合金材質(zhì)。
-
防爆設計:處理易燃粉塵時,除塵器設泄爆片,電機防爆等級達標。
-
噪聲控制:風機加裝隔音罩,泵組基礎設減震墊。
通過合理布局,可確保系統(tǒng)阻力低(一般≤2500Pa)、脫硫效率(≥95%)、除塵效率(≥99.9%),同時降低運行能耗。設計階段建議采用CFD模擬驗證氣流分布均勻性。
新聞資訊
- 2025-07-11 煙氣脫硫除塵設備的布局
- 2025-07-10 SNCR脫硝后如何增加SCR的設備
- 2025-07-09 天然氣爐煙氣脫硝——超低排放
- 2025-07-09 小蘇打脫硫的注意事項
- 2025-07-08 企業(yè)如何選擇高匹配度的脫硫方式